【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】社會環境急速變遷,教育界對兒童的生態意識及環境倫理卻缺乏討論。「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」12日舉辦「2010孩童心靈‧地球公民」國際研討會,關懷兒童閱讀及深化生態意識。

▲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12、13日舉辦「孩童心靈‧地球公民」國際研討會,邀請海內外兒童文學作家、環境生態學者談論兒童文學中生態關懷意識的發展。(圖文/張泳凱)

生 態藝術工作者邱承宗長期深入野外從事昆蟲攝影、插畫,體驗生態奧秘。他表示,台灣有2萬4千多種昆蟲,到野外觀察生物、研究美麗星空都是很棒的教材。邱承 宗談到,許多人國小時都養過蠶寶寶。他憶起老師告訴同學,蠶寶寶吐絲是為了把自己包住,把蠶拿去用熱水燙過,就可以抽取蠶絲,結果學生天真的把無辜的蠶寶 寶拿去水煮,取得一小團蠶絲後,開心地拿向老師炫燿。這事讓他印象深刻,台灣生態教育並沒有教會孩子尊重生命。

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秘書組組長張東君以「不願面對的真相」來解釋台灣生態教育的現況,多數人面對生物都有「種族歧視」, 常因外表不討喜,把牠們貼上噁心、不舒服、骯髒的標籤。當小孩見大人看到某生物害怕尖叫的反應,自然造成潛意識的反感。有一天她朋友的孩子從地上拾起一條 蚯蚓,驚喜地跟媽媽說:「這裡有一條會動的麵耶」,媽媽大喊:「很髒,別碰!」馬上帶小孩去洗手;她直指,這就是一種「種族歧視」,以不健康的概念教導孩 子,抹滅孩子對生態奧秘的好奇心。

台灣的科普選書也用失衡的角度來看待生物,張東君指出,有一本著名的兒童動物繪本「小黑三寶」,由於角色名稱被質疑歧視有色民族,被禁了半世紀;日本出 版的「骨骨探險團」,內容詳細介紹動物的骨骼構造,卻被認為圖像太露骨,拒絕發行。她曾經拿自己翻譯的故事書「蝌蚪的諾言」找出版商發行,卻處處碰壁,因 為故事結局是「青蛙吃掉蝴蝶」。她說,生態系運作本是如此,當大人以有色眼鏡看待這些科普讀物,過濾真實的生物結構,導致孩子錯過好書,自然無法落實生態 教育。

張東君即將對國中、小老師進行生態教育宣導計畫,透過大自然生態系帶給孩子正確的生態概念。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金恆鑣盼望台灣能強化生態教育,讓孩子能懂得如何保護、珍惜自己所生長的自然環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wps 的頭像
    nwps

    高雄市內惟國小教師會

    nw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