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近來,校園霸凌事件頻傳,似乎已成為見怪不怪的普遍現象。以往文獻證實,曾被霸凌的學童未來較可能有憂鬱、焦慮、恐慌等症狀出現,甚至自我傷害或物質濫用的風險也比同儕高出許多,需要持續的注意與關懷。

但一份近期發表在國外「學校心理學季刊」的報告指出,旁觀者所受到的衝擊並不亞於受害者。就算只是目睹霸凌的過程,本身並未被侵犯,同樣也會讓孩童往後出現較多的心理問題,值得老師與家長們的重視。

該研究由英國布魯內爾(Brunel)大學的人類發展專家Ian Rivers博士所主持,其針對14所公立學校中的2002名學生進行調查,這些孩子的年齡介於12至16歲間,目的在瞭解經歷霸凌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為何。

過程中,所有人皆被安排填寫問卷,內容是要他們回憶過去9週裡,有無被霸凌、或目睹霸凌發生的經驗。若有的話,還需說明霸凌的形式及發生頻率有多高。最重要的是,事後是否有身心調適的困難與物質使用的行為。

統計發現,有63%的孩子曾目睹同學遭受霸凌對待,有34%陳述自己曾是霸凌的受害者,有20%坦承曾對他人從事霸凌舉動,最後則有將近28%從未遇到過。若從目睹的個案數來做性別比較,女生比男生略多一些。

進一步的分析顯示,相對於霸凌加害者與受害者,曾目睹霸凌過程者似乎有較多的情緒困擾與壓力引發的生理反應(如胃痛、頭暈等),且與霸凌加害者相似,都較易使用菸、酒與藥物,而上述的情形又以女生最為明顯。

◎研究者表示,如此結果確實令人訝異,肇因可能如下:

●眼見同儕遭受欺負,卻因怕介入會惹禍上身,反成為霸凌的目標,故只好忍氣吞聲,視若無睹,但強烈的罪惡感卻成為內心沉重的負擔。

●對未來感到擔憂,不知何時會輪到自己遭殃,預期的心理作用,導致每天都處於緊繃的狀態,始終無法放鬆。

有鑑於此,專家呼籲應正視校園霸凌的嚴重性,政府教育部門除需擬訂妥善的防治計畫來抑止相關事件發生外,也應將目睹霸凌的學生,納入事後追蹤輔導的對象,一方面強化心理建設,也教導如何保護自我與尋求協助,才能緩解其所受到的創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wps 的頭像
    nwps

    高雄市內惟國小教師會

    nw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